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莱希之死(莱希升级)

来源: 最后更新:24-05-21 11:00:45

导读:莱希之死 | 人物,莱希,德黑兰,霍梅尼,哈梅内伊,阿卜杜拉,哈桑·鲁哈尼

莱希死得蹊跷

当地时间19日,伊朗总统莱希遭遇空难离世。与他同乘一架直升机的还有其他8名人员,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省长等。



左起: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东阿塞拜疆省祈祷伊玛阿勒·哈希姆、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

这场意外来得颇不寻常。当天19日,三架直升机组成了总统直升机队先后起飞,载着一众高官参加一场政务活动。两架直升机安全着陆,只有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搭载的直升机失事,撞山坠毁,现场视频显示,失事现场异常惨烈,出事直升机几近全毁,机上人员无一生还。



空难发生后,全球舆论震惊,这是一场疑点重重的意外。

疑点一,直升机失事时,当地天气非常恶劣,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当时,莱希和下属们出席大坝落成仪式“执意”乘坐直升机返程时,遇上恶劣天气“硬着陆”,一国政要出行,安全却得不到百分百保障,令人匪夷所思。



19日,伊朗总统莱希与幕僚乘坐直升机参加政务活动。

疑点二,莱希等人所乘坐的直升机,是一架由美国德事隆航空公司旗下贝尔直升机公司制造的贝尔212型直升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莱希乘坐的直升机机龄超40年,是在1976年由伊朗亲西方的巴列维政权通过商业途径购买的。由于40多年来伊朗与美国长期的对立,这款直升机难以获得足够的零件加以维护。

每个人都被命运主宰

莱希的政治生涯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息息相关。1960年,莱希出生在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一个什叶派圣城,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他在家中四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莱希五岁时,神学家父亲早逝。

1970年代末期,一场名叫“伊斯兰革命”的社会运动在伊朗兴起。彼时,莱希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伊朗热血青年,这段时间,他正在库姆宗教学院学习,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恩师——哈梅内伊,并且参与了反对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政权的政治活动。

如果不是“伊朗革命运动”的到来,莱希或许会成为一名颇有建树的神学家和著作家。在进入政坛之前,他确实出版过几本著作,还获得了沙希德·穆哈里大学法学博士。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莱希加入了司法部门。而他的恩师哈梅内伊1981年成为伊朗总统,在前者的提携下,20岁出头的莱希开始了他在司法体系生涯,在伊朗几个不同城市担任检察官。1983年,莱希娶了马什哈德市宗教领袖的女儿,这有利于稳定他的仕途。1989年,莱希开始担任德黑兰检察官,1994年至2004年这10年,莱希担任监察总局局长,负责调查不当行为和腐败。2014年,莱希成为伊朗国内检察部门一把手,升任伊朗总检察长。



图为年轻时的莱希,他负责的多个案件让西方舆论对他的批评不绝于耳。

莱希工作作风强硬,参与了伊朗多个争议事件的处置工作。在担任德黑兰副检察官期间,年纪轻轻的莱希与其他三人组成“起诉委员会”,“起诉委员会”被西方舆论认为对1988年伊朗政治犯处决事件负有责任。此外,莱希处理了一些重大的案件,包括1998年德黑兰连环谋杀案,涉及一些知识分子和政治异见人士被杀。

霍梅尼死后,恩师哈梅内伊成为伊朗第二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莱希的期望也挺高,过了两年,他任命莱希出任“拉扎维圣陵基金会”监护人,该基金会控制伊朗国内建筑、金融、电讯、能源等经济领域,是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会。可以说,哈梅内伊把“钱袋子”给最得意的莱希打理,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得到了恩师的肯定和支持,2017年,莱希首次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但是不敌温和派人士鲁哈尼。越挫越勇的莱希决定继续留在司法系统等待时机。四年后,莱希以62%的得票率击败了其他三位候选人,成为伊朗新一任总统。但是,当年大选的投票率仅为48.8%。

强硬的莱希最后得以成为伊朗国内二号人物,既来源于哈梅内伊的力挺,也与美伊两国关系始终无法转圜不无关联。2017年莱希第一次参选败北,他的对手鲁哈尼因曾经主持2015年伊核协议谈判,以暂停伊朗的核武开发来换取美国对伊制裁的松动,获得不错的民望。几年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美方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军方“大佬”苏莱曼尼死于美军刺杀,伊朗经济情况在新冠疫情期间恶化,内外因素叠加,以莱希为代表的势力重新掌权。

在内政上,莱希贯彻他秉持的强硬主张,打击贪污,并且收紧道德律法。2022年9月,一位名叫艾米尼的伊朗女子因未佩戴头巾,被“道德警察”逮捕后不幸身亡,引发民众骚乱。莱希政府曾下令对艾米尼之死展开调查,同时派安全部队镇压示威。



艾米尼之死引发伊朗国内示威潮。图源:法新社

在经济上,伊朗经济通膨多年居高不下,经常超过30%;今年3月末,伊朗货币里亚尔跌至新低,气候变迁也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但是莱希和哈梅内伊都主张解决伊朗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并不是让美国取消制裁,而是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降低伊朗应对外部制裁的脆弱性。在莱希任期内,伊朗积极关注“全球南方”国家,与亚非拉多国签署了经济、政治、文旅方面的多项合作文件,并主动加入国际组织。

在外交上,莱希政府在近期发生的地区冲突上保持极大的克制。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频频挑衅伊朗,还袭击了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但伊朗的回击颇为克制。同时,莱希主政时期,伊朗积极改善与中东国家的关系。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伊朗同沙特阿拉伯开启了关系正常化进程,为中东地区局势缓和奠定了重要基础。这是莱希担任总统期间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也是他的前任们始终未能实现的一个目标。



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2023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

可以说,作为恩师哈梅内伊内政外交政策的执行者,莱希或将成为伊朗革命运动后第三任最高领袖。



图为莱希(右)与哈梅内伊。

美伊恩怨 原本两国还挺要好

在美国所制裁的国家中,超过40年的仅有朝鲜、古巴、伊朗三个国家,但是美国和伊朗也不是一开始就水火不容,曾经还一度交好。在巴列维政权时期(1925年至1979年),伊朗非常亲美,美国也将伊朗视为保持自己在中东地位和攫取利益的跳板,对伊朗大力扶持。巴列维将自己打造成美西方不可或缺的盟友,同时在国内推行改革,计划把伊朗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君主政体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政策是“白色革命”,以土地改革为核心,涉及妇女获得投票权、消除文盲等方面,同时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等遍布大街小巷。

借助美国的经济扶持和石油收入的猛增,20世纪60、70年代,伊朗人均GDP从1965年的245.6美元激增到1977年的2146.6美元, 媒体用“1960年以后的伊朗工业增长速度之快,在历史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来评价伊朗的经济发展。

但是好景不长,巴列维承诺的自由及改革却没有兑现,加上石油价格的大跌,伊朗国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贪污腐败成风,让很多人不满,伊朗国内许多地方“揭竿而起”,爆发群众运动。1979年,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了长达15年的流亡生涯,在伊斯兰革命运动参与者和群众的拥护之下回到首都德黑兰,并于同年2月11日正式覆灭了巴列维政权,这一天也成为了伊朗的国庆日。



1978年在德黑兰的一次反美示威,有人举起拥护霍梅尼标语。图源:美联社

2012年上映的电影《逃离德黑兰》反映的就是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时,六名美国外交人员逃离被伊朗示威者攻占的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真实故事。这部由本·阿弗莱克主演的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奖多项大奖认可。《逃离德黑兰》所展现的,也就是被后人称为“伊朗人质危机”的事件。该事件持续了444天,涉及66名美国外交人员,不仅导致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因为解救失败最终竞选连任失败,也宣告伊朗与美国的决裂。从此,美国开始对伊朗开始了长达40几年的经济制裁。





《逃离德黑兰》因为描写“伊朗人质危机”获得奥斯卡的肯定。

莱希意外身亡 谁是未来最高领袖?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从1989年开始,统治伊朗35年之久,目前已经85岁高龄。作为他的得意门生、追随者莱希本来有希望成为接班人,但是,一场意外却发生了。

在莱希死后的第二天,伊朗政府、议会和司法领导人当天召开会议后确定,第14届伊朗总统选举将于6月28日举行。

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在最新的一篇分析中指出,尽管莱希只是“二号人物”,但他不幸遇难仍将动摇伊朗政坛根基。除了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寻找一位新总统、在当前纷乱复杂的中东形势下对抗美以等国之外,还需要防止经济再度下滑以及国内触发内斗而陷入混乱的可能性。

对于哈梅内伊的继任者,美媒《纽约时报》分析认为,莱希曾经被视为该职位的头号竞争者之一,受到了强硬派的青睐;而哈梅内伊的儿子穆杰塔巴是一名有影响力的神职人员,帮助管理他父亲的办公室。莱希之死基本上为小哈梅内伊接替父亲的职位铺平了道路。不过,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一众领导人坚决反对与他们推翻的君主制相似的世袭制度,而且穆杰塔巴未曾担任过任何政府职务,声望未经受过考验。



图为哈梅内伊的儿子穆杰塔巴·哈梅内伊

莱希遇难后,谁是未来的伊朗最高领袖,必有各方势力的角逐。

作者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笔

标签: 莱希  德黑兰  霍梅尼  哈梅内伊  阿卜杜拉  哈桑·鲁哈尼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news/jiaodian/46628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