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备孕吃的盐要怎么选择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8 03:00:51

导读: 炒菜用的盐,到底该怎么选?有竹盐、海盐、烧制海盐、日晒海盐、烤盐、腌渍盐、雪花盐、弱碱性食用盐、加

炒菜用的盐,到底该怎么选?有竹盐、海盐、烧制海盐、日晒海盐、烤盐、腌渍盐、雪花盐、弱碱性食用盐、加碘粉碎洗涤盐、普通精制盐、低钠盐、低钠烧制海盐。

一时间我这个营养师也有点蒙圈。不过很快我就镇定下来,我们普通人吃盐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摄入钠和碘嘛!所以,买点重点还是看包装袋上的配料表,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碘酸钾等的就可以考虑,当然价格也是考虑的重点之一。

正在这时过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也来挑选盐,嘴里还念叨:现在盐的花样也真多,以前吃的那种普通盐怎么找不到了。你过来帮我看看这是什么盐?

Empire CMS,phome.net

加碘粉碎洗涤盐

用来腌菜用的盐,是我们平日里说的中粒盐,相对于平时炒菜用的精制盐,只是颗粒较大而已,并没什么其他差别。原来食用的大粒盐中不加碘,内含杂质也较多,食用后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大粒盐已经禁止在市场上出售了,现在腌菜用的盐全名叫加碘粉碎洗涤盐。

弱碱性食用盐

弱碱性食用盐是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精制食用盐,采用深井盐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严格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生产,所有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优于普通食盐,不含任何抗结剂、防腐剂。

低钠盐

通常是用氯化钾代替部分氯化钠,大约降低约10~30%的钠含量。为什么要用钾离子代替钠离子?钠摄入量过多会导致会损害血管,还和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许多问题有关。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需要严格限制钠摄入的人来说,建议选用低钠盐。而且增加钾的摄入量可降低血压。健康人也可以选择低钠盐,不失为控制钠摄入的一个好办法。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不超过2400毫克钠,换算成盐是不超过6克,选择低钠盐也不要超过6克。

竹盐

竹盐是用鲜竹灌入日晒海盐后,高温烧制而成。由于清除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保留了海盐中的矿物质,还融入了鲜竹自身的一些微量元素,使得竹盐身价倍增。不过通过食用竹盐摄入的微量元素与人体的需求量差距太大,所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我简单问了一下这位阿姨目前的身体状况,甲状腺正常,患有高血压,没有肾病,于是给出了建议:推荐选择低钠盐,可以减少升高血压的钠离子的摄入,增加降低血压的钾的摄入。

于是,阿姨买了一袋低钠盐。

注意:患有急、慢性肾脏病的特殊人群、正在服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的病人、各种原因导致高钾血症的病人等,食用低钠盐要谨慎,一定要遵医嘱!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可食用碘盐,一定要遵医嘱!

不管你选什么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2岁以内食物不加盐,2~3岁每天不超过2克;4~6岁每天不超过3克;7~10岁每天不超过4克;11岁以上每天不超过6克。

标签: 钠盐  海盐  不超过  弱碱  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eiyun/byzn/10018.html

  • 1怎么区别怀孕痛和痛经 看完就知道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怎么区别怀孕痛和痛经 看完就知道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 2怀孕一周左右初期症状 100%会有这个征兆

    怀孕一周左右初期症状 100%会有这个征兆

  • 3怀孕后内裤味道很大黄黄的很难闻 这是为何?

    怀孕后内裤味道很大黄黄的很难闻 这是为何?

  • 4胎动是什么感觉?胎动怎么数?胎动一般几周开始

    胎动是什么感觉?胎动怎么数?胎动一般几周开始

  • 5用醋怎么测怀孕 用醋测怀孕的方法如下

    用醋怎么测怀孕 用醋测怀孕的方法如下

  • 6宫外孕试纸能测出吗 三个方法教你如何自我排除宫外孕

    宫外孕试纸能测出吗 三个方法教你如何自我排除宫外孕

  • 7精神快奔溃了 怀孕晚期睡不着怎么办请大神们支招

    精神快奔溃了 怀孕晚期睡不着怎么办请大神们支招

  • 8怀孕几个月胎梦最准 二胎胎梦准吗已生见证

    怀孕几个月胎梦最准 二胎胎梦准吗已生见证

  • 9孕晚期水肿体重暴增正常吗 孕期水肿是虚胖吗?

    孕晚期水肿体重暴增正常吗 孕期水肿是虚胖吗?

  • 10胎膜早破b超能看出来吗?早破是否是要生产的表现

    胎膜早破b超能看出来吗?早破是否是要生产的表现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