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欺诈骗保行为有什么法律规定 欺诈骗保行为有什么法律规定嘛

来源: 最后更新:22-09-25 12:17:48

导读:骗取医保待遇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旦入罪,最高将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大家切勿以身试法!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守护基金安全,人人有责。

  欺诈骗保行为有什么法律规定?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司法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涉嫌犯罪,涉及多少即可入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2013年11月25日出具《关于我省执行诈骗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的意见》,将我省办理诈骗罪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确定如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 6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1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常见的骗保行为还有哪些?

  1、伪造假医疗服务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

  2、将本人的医疗保障凭证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的;

  3、非法使用医疗保障身份凭证,套取现金、串换药品、保健品、生活用品等非法牟利的;

  4、非法使用医疗保障身份凭证,倒买倒卖药品、医疗器械等非法牟利的。

标签: 数额  万元  诈骗罪  凭证  医疗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techan/724645.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