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4年青岛胶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问答

来源: 最后更新:24-05-22 05:30:58

导读:2024年,胶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式基本保持稳定,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各公办学校继续采用划片招生的方式进行。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继续实行电脑派位。

  2024年胶州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问答

  1.胶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办法是什么?

  答:2024年,胶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方式基本保持稳定,继续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各公办学校继续采用划片招生的方式进行。胶州市实验初级中学继续实行电脑派位。

  2.孩子不满6周岁,可以提前一年报名入学吗?

  答:不可以。2024年小学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满6周岁(2018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胶州市户籍儿童和符合胶州市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3.如何理解“就近入学”?

  答: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就近入学,这个“就近”是指“相对就近”。因人口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学校建设也不是绝对均衡分布,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4.如何申请缓学?

  答:申请缓学,需提供县级及以上卫健部门认定的医疗机构的检查证明,向学区学校申请缓学,并填写《胶州市2024年适龄入学儿童缓学审批表》,办理缓学。

  5.孩子去年已经申请缓学,今年如何入学?

  2023年已经办理缓学的家长需要登录入学报名平台,正常填写报名信息,同时需要上传《胶州市2023年适龄入学儿童缓学审批表》。

  6.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否可以兼报?

  答:符合胶州市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自主选择“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就读,但不能兼报。

  7.今年,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是什么?

  答: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所提供的居住证持有时间、合法稳定就业、住所时间和社保缴纳时间为半年:

  (1)购置房产(房屋性质为住宅)并实际入住的,需具备以下证件:①学生随父母同户的户口簿;②学生父母的住房产权证;③父母一方在有效期内的胶州市居住证(具有胶州以外青岛其他区市户籍的不需提供)。

  (2)租赁居住的,需具备以下证件:①儿童随父母同户的户口簿;②父母一方的务工证明,以下两类证件之一,第一类是胶州市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第二类是工商营业执照,两证其中之一截至2024年8月31日在有效期内且满半年;③父母一方在有效期内的胶州市居住证(具有胶州以外青岛其他区市户籍的不需提供);④父母一方满半年(以备案登记时间为准)的市房产服务中心验印的房屋租赁证。

   8.双(多)胞胎怎样实施捆绑派位?

  答:实行电脑派位方式录取的义务教育学校可根据监护人意愿进行双(多)胞胎捆绑派位。选择捆绑派位的双(多)胞胎所有志愿必须一致,提供双(多)胞胎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家长身份证等材料,经学校、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可进行捆绑派位。

  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有哪些政策规定?

  答:胶州市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优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方式就近安排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实施送教上门服务。

  各公办普通小学在做好普通儿童招生入学工作同时,要做好各类残疾儿童的入学摸底,做好信息汇总、联系家长等工作。

  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招收具有区(县)级以上医院诊断病历、胶州残联出具的残疾证、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特殊适龄儿童入学。报名时间为7月6日(星期六),相关事宜可查看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发布的招生简章。

  胶州市特教中心招生电话:82285627

  10.怎样能了解到胶州市更多学校的招生政策和每所学校的办学情况?

  答: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关注“胶州教育体育”或关注相应学区和学校微信公众号。同时“胶州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咨询电话,家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拨打相应学校的招生电话咨询。

标签: 胶州市  学校  胶州  义务教育  父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techan/190023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