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4清远英德公办小学一年级报名条件+材料

来源: 最后更新:24-05-24 12:37:50

导读:清远英德市公办小学一年级2024年秋季招生报名指南来啦!具体招生对象、报名材料等信息请见正文。

  2024清远英德公办小学一年级报名条件+材料

  一、招生对象

  在市区常住且符合市区就读条件,年满6周岁(出生日期截至到8月31日),尚未入读小学的儿童。已入读过小学的学生不能重新报名,学籍不能重复建立,一经发现则退回学籍所在学校。

  二、招生办法

  根据招生规模,各学校从学位登记类型第一类开始依次确定录取学生名单,学位额满后,余下的登记类型将统筹调剂到其它学校。如学校学位不足,某一登记类型人数较多,无法全部招收该类型时,将根据该类型的积分高低顺序确定录取名单,该登记类型未达到积分要求的适龄儿童则调剂到其它学校。

  【学位登记类型】

  第一类:

  属市区户籍(仅城中、城东、城南、城北、城西居委范围)的适龄儿童,按户口本详细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适龄儿童户口登记年份确定积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第二类:

  父母或本人在市区拥有房产(已办理房产证)的适龄儿童,按房产证详细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产权登记年份确定积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房产证、房产查询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第三类:

  亲属在市区拥有房产(已办理房产证),且在同一户口本(或同一户籍地址)、户籍属市区(仅城中、城东、城南、城北、城西居委范围)的适龄儿童,按房产证详细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产权登记年份确定积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房产证、房产查询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第四类:

  1.父母或本人在市区以购房合同形式拥有房产的适龄儿童,或者亲属在市区以购房合同形式拥有房产且在同一户口本(或同一户籍地址)、户籍属市区(仅城中、城东、城南、城北、城西居委范围)的适龄儿童,按购房合同详细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完税年份确定积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购房合同(房管部门备案的正规合同)、购房完税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在英德连续参加社会保险(城镇职工、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两险齐全)满1年的在市区投资经商和务工人员,其子女按实际居住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社保参保年限确定积分(以养老和医疗中参保年限最短的为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房屋租赁合同、社保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同时投资经商人员提供有效营业执照,务工人员提供有效劳务合同(已满1年及以上),清远市外户籍人员还要提供有效居住证。上述提及的时限计算到当年8月31日。

  第五类:

  父母在市区拥有小产权房的适龄儿童,按房产所在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土地使用证登记年份或购房合同签订年份确定积分,每满1年积1分。

  父母小产权房界定(任一条件):

  1.适龄儿童父母有不动产土地使用证。

  2.适龄儿童父母有三个月以上水费或电费发票,购房合同、房款收据等证明材料,且缴款人为适龄儿童父母本人。

  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小产权房界定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第六类:

  亲属在市区拥有房产(提供房产证及房产查询证明或者购房合同及购房完税证明)、小产权房(小产权房界定同第五类要求),在同一户口本(或同一户籍地址)或能提供亲属证明(经派出所或村居委盖章),户籍不在市区的适龄儿童,按房产所在地址确定登记学校,按亲属关系和房产类型积分,直系亲属积10分,旁系亲属积5分,持房产证、购房合同、小产权房的分别积3、2、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房产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第七类:

  在英德未参加社会保险或社保不满一年的在市区投资经商和务工人员子女,按实际居住地确定登记学校,按营业执照登记年份或劳务合同连续年限积分,每满1年积1分。报名需提供户口本、出生证、房屋租赁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同时投资经商人员提供有效营业执照,务工人员提供有效劳务合同(已满6个月及以上),清远市外户籍人员还要提供有效居住证。上述提及的时限计算到当年8月31日。

  注意:

  1.以房产登记学位,其用途必须是住宅或商住,房产所有权必须是独有或与他人共同共有,已产权分割的,则不少于50%的产权。

  2.房产查询证明打印的日期须为现场审核日期前两个月内。

  3.积分计算的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

标签: 户口本  市区  房产  房产证  户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jxyuer.com/baike/jiaoyu/1901842.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jxyuer#foxmail.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江西育儿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3